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
   
 • 教育动态
 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推...
 教育部、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中小学...
 教育部、国家民委、共青团中央召开...
 教育部颁布《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...
 中央宣传部、教育部发布2023年...
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“2023暑期教...
 四部门印发通知部署2023年秋季...
 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...
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...
 教育部召开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...
 
 • 课题指南
 《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教学研究》总...
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...
 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提升策略研究...
 
   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成果查询
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  
作者:任庆玲

贵州省福泉市仙桥陶军小学 贵州 福泉 550599

 

 要体态律动是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基础上提出的有效教学方法,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。音乐与肢体语言是互通共融的,体态律动作为肢体语言中的一种,可以很好表达音乐内容,感受音乐意境。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,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,在学生对音乐感知与感受方面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。本文从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题进行分析,以期研究出更利于音乐教学的方法,以此提高教学效率。

关键词小学音乐;体态律动;课堂教学;有效应用;应用策略

 


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,使学校及教师更加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。艺术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重要的内容,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。音乐是艺术行为中非常重要的分支,其是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重压途径。深刻认识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,将其有效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,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,提升情感领悟能力,有助于其对音乐的理解,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
1.体态律动

瑞士音乐教育家、作曲家达尔克罗兹,创造的“体态律动”音乐教育体系中,认为儿童单纯依靠弹奏乐器来感知音乐还不够,应该把音乐情感转化为具体动作、声音以及节奏,结合身体运动,全面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。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:第一,以身体为乐器,依据音乐的节奏、感情、力度等变化,控制动作幅度和力度,表达乐曲。第二,以动作表现音乐,由印象产生概念,再由音符记录概念。第三,利用身体动作速度的变化,感受并表现音乐情绪。第四,游戏教学,要求学生按规定在听到约定信号的同时,立刻做出反应1]

2.体态律动于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现状及意义

体态律动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,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在音乐课堂中逐步运用体态律动法进行教学,但依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。首先,有些学校未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场地进行该方面教学;其次,部分教师肢体动作不协调,未能给学生做正确示范;最后,学生对体态律动教学存在本能抗拒心理,未能得到教师有效疏导。

通过上述内容可分析出: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将音乐知识形象化展示出来。不仅如此,还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教学,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,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,又可以使其更好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绪、情感2]

3.体态律动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

体态律动应用于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已经知悉,如何将其更好、更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当中,是目前要考虑的重点内容,以下是根据教学实际对体态律动应用提出的几点建议,以供读者参考。

31 教师做好示范,利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节奏

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,应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,通过肢体动作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,以此提高学生对体态律动方法的兴趣。例如,在音乐的选择、故事的分享以及体态律动的设计方面做好充分准备,课堂上依据音乐特点、空间大小,设计头、手臂以及腰腿等身体部位的动作,适当运用拍手、转身、踏步或者滑行、跳跃等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。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及步伐特点,展现律动美感,提升律动艺术性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提高学习兴趣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”这一教学观念,进而以身作则,起到积极有效的示范作用。

32 营造课堂氛围,利用体态律动表达音乐情绪

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,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。律动的关键时“动起来”,只有通过活跃的课堂氛围,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加入到体态律动学习中,才能更好提升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能力,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绪。例如,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手臂与腿脚的配合来展现音调和节拍变化。在4/4节拍弱拍表现中,可以通过向上拍一只手来进行;通过一个音调内迅速且连续拍手表现强拍,突出音调重点,来表达音乐情绪。

33 给予学生充足空间,利用体态律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,提升创作能力

在教学实践中,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想象空间、表现空间,不要设置特定的标准来限制学生发挥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,自行设计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魅力、音乐内涵。鼓励学生做必要的解说,只要其表达充分且合理即可。例如,学习音乐《木偶兵进行曲》时,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,发扬探索求知精神,依据自己对音乐风格、音乐内涵的理解,自主设计表现形式,有效利用手脚等协调功能,尽情释放肢体,通过沉浸式体验,加深度音乐的理解,进一步提升创作能力3]

结束语:

综上所述,体态律动对音乐教学的积极影响毋庸置疑,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,可以更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,提升艺术素养。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心理、生理特点,进行针对性指导,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同时,在教学活动中,教师还应该善于观察和思考,以寻找更多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,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,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。

参考文献:

[1] 张百姿. 小学音乐教学探析[J]. 魅力中国,2020(38):201.

[2] 胡爽.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[J]. 大观,2021(8):166-167.

[3] 王霞,肖涵,温娜.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快乐律动方式[J]. 中外交流,2021,28(2):1476.

文章来源:家庭教育导读杂志2022年2月第2期